面向國家實現高質量發展戰略需求以及實現共同富裕的戰略目標,西北工業大學新時代企業高質量發展研究中心( The Institute of High-quality Corporate Development, IHCD)提出原創性理論——構建企業可持續商業模式三部曲,旨在引導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助力共同富裕的實現。
【IHCD觀點】“股東至上”視角下的企業社會責任已不再適用,企業應當轉變商業邏輯,構建可持續商業模式,樹立以“利益相關者”為核心的經營理念,廣泛參與利他型CSR,激活更廣泛的間接互惠網絡關系,建立起為各方利益相關者價值創造為中心的共益共生平臺,這將極大提升組織的韌性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最終實現商業和社會的“共生共益”,為邁向共同富裕提供堅實而有力的基礎。
第一部:企業社會責任與組織韌性
摘要:Wang和Tong (2020)在其文章中總結了企業社會責任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并提出了未來研究方向,這對于深化企業社會責任研究有著重要的指導價值.本文則沿著這一思路結合”組織韌性”這一概念展開探討,提出”利他型社會責任”是企業構建高韌性組織的重要路徑,以期拓展企業社會責任這一領域的研究.
原文引用:賈明,向翼,張喆.企業社會責任與組織韌性[J].管理學季刊,2020,5(03):25-39+163.
首先,我們探討了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動機應該為何。我們總結了以往關于企業社會責任履行動機及后果的研究,認為企業社會責任應該從“利己”動機向“利他”動機轉變,完成了企業可持續商業理論系列的第一部——《企業社會責任與組織韌性》。
我們提出“利他型社會責任”是企業構建高韌性組織的重要路徑,以期拓展企業社會責任這一領域的研究。以往研究主要聚焦于直接互惠關系,分析企業如何履行社會責任能夠獲得利益相關者的支持。然而,企業與利益相關者之間的直接互惠難以形成高韌性的組織。因此,我們提出從間接互惠機制角度出發構建企業社會責任戰略是增強組織韌性的必然選擇。
構建具有高韌性的組織,希望在于建立間接互惠機制,這就需要企業恰當地履行社會責任。企業與社會群體之間的間接互惠機制如圖所示。我們認為如果企業基于利他動機(持續地)幫助某些社會群體,那么,當企業面臨危機時,不僅可能會從其他直接相關的社會群體獲得支持(直接互惠),更為重要的是,還會從其他無關的第三方社會群體獲得支持與回報(間接互惠)。因此,企業由傳統互惠型社會責任的模式轉變為利他型社會責任的模式將極大提高組織韌性。
第二部:從企業社會責任(CSR)到企業可持續商業(CSB)
摘要:企業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也會給社會、環境帶來負面影響。企業社會責任理念作為降低企業行為負面影響的工具,已成為企業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現有理論與實務均建立基于“股東至上”這一商業理念來建構企業社會責任戰略,導致了一系列社會責任扭曲的問題,偏離于社會責任理念的本質,也不適用于企業高質量發展。據此,本研究在對企業社會責任相關文獻進行系統回顧的基礎上,提出未來企業社會責任理論與實踐的關鍵問題,并融合中國情境構建企業從傳統社會責任升級到可持續商業的關鍵路徑,以期為構建中國特色的可持續商業戰略提供理論借鑒。
原文引用:賈明,向翼,王鶴麗,張喆.從企業社會責任(CSR)到企業可持續商業(CSB):反思與未來[J].管理評論,2023,35(05):228-242.
而隨著“股東之上”邏輯的轉變,企業社會責任戰略也應該有所升級。因此,我們在“利他型”社會責任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了傳統企業社會責任面臨的困境以及可能存在的解決方案。特別地,我們突出了中國情境下傳統企業社會責任升級的關鍵路徑,完成了企業可持續商業理論第二部——《從企業社會責任(CSR)到企業可持續商業(CSB)》。
企業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也會給社會、環境帶來負面影響。企業社會責任理念作為降低企業行為負面影響的工具,已成為企業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現有理論與實務均建立基于“股東至上”這一商業理念來建構企業社會責任戰略,導致了一系列社會責任扭曲的問題,偏離于社會責任理念的本質,也不適用于企業高質量發展。據此,我們在對企業社會責任相關文獻進行系統回顧的基礎上,提出未來企業社會責任理論與實踐的關鍵問題,并融合中國情境構建企業從傳統社會責任升級到可持續商業的關鍵路徑,以期為構建中國特色的可持續商業戰略提供理論借鑒。
如圖2所示,從CSR到CSB,企業經營理念發生了根本變化,從以往強調股東作為公司唯一的資源投入者和風險承擔者的觀念,轉向強調企業是各方利益相關者交互作用而創造價值的平臺。企業既要關注經濟價值,也要關注社會及其環境價值,將經濟利益與社會環境利益統一起來,強調與利益相關者的共生,并實現企業與利益相關者的共益。這樣就能夠把企業從傳統意義上與人和社會割裂開來的生產型組織轉變為與人和社會、環境相互交互、融合的共益共生平臺。
構建企業可持續商業模式,關鍵在于企業拋棄“股東至上”的觀念,樹立以“利益相關者”為核心的經營理念,廣泛履行利他型企業社會責任活動,激活更廣泛的間接互惠網絡關系,建立起以各方利益相關者價值創造為中心的共益共生平臺,這將極大提升組織的韌性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最終實現商業和社會的“共益共生”。為了推行可持續商業模式,就需要將可持續商業理念整合到公司治理中,通過董事會改革、可持續商業信息披露、經理層長期激勵等方式保障可持續商業模式的實施(如圖3所示)。
第三部:面向共同富裕的企業社會責任
摘要:從雙元財富特征、財富獲取途徑、財富分享對象、財富分配方式4個維度,對共同富裕目標下全新的社會責任戰略進行解構。在共同富裕導向下,企業的“富?!睉撌俏镔|和精神的雙元富裕;企業在財富獲取過程中,要基于價值創造、科技創造、勞動創造從而實現價值“共創”;在財富分配過程中,要樹立以“廣泛利益相關者”為核心的財富分享理念。在此基礎上,分析企業助力實現共同富裕的作用機制,以及實現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共創共享,由此達到“類陀螺式”的穩定財富分配結構,支撐共同富裕目標的實現。此外,提出面向共同富裕的企業社會責任2.0戰略框架。
原文引用:賈明,房彤玥,張喆.面向共同富裕的企業社會責任[J].管理學報,2024,21(02):181-192.
從我國發展階段來看,現在正在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已經到了扎實推動共同富裕的歷史階段。微觀層面上,企業作為市場主體,在財富三次分配過程中都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不僅是財富創造的主力軍,也是財富分配的重要實施者。對于已經進入“共同富?!闭Z境的中國來說,如何找到適合中國國情的企業社會責任是至關重要的。因此,我們完成了企業可持續商業理論第三部——《面向共同富裕的企業社會責任》。
實現共同富裕是一個系統性、戰略性和全局性的重大戰略任務與歷史使命,涵蓋經濟發展、社會民生改善、環境可持續以及精神文化富足等多維度富裕,而非單一的經濟財富富裕。雖然有部分學者對共同富裕背景下國企的社會責任戰略以及企業社會責任的底層邏輯進行了分析,指出了共享、共益、共生的邏輯,但一方面,現有文獻主要集中在物質層面,缺乏對精神財富的探討;另一方面,沒有從共同富裕的本質特征出發,構建一個完整的企業社會責任框架。鑒于此,本研究嘗試在已有實踐知識和理論探討的基礎上,從共同富裕的視角重新審視企業社會責任(如圖4所示)。
本研究從雙元財富特征、財富獲取途徑、財富分享對象、財富分配方式4個維度,對共同富裕目標下全新的社會責任戰略進行解構。在共同富裕導向下,企業的“富?!睉撌俏镔|和精神的雙元富裕;企業在財富獲取過程中,要基于價值創造、科技創造、勞動創造從而實現價值“共創”;在財富分配過程中,要樹立以“廣泛利益相關者”為核心的財富分享理念。在此基礎上,分析企業助力實現共同富裕的作用機制,以及實現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共創共享,由此達到“類陀螺式”的穩定財富分配結構,支撐共同富裕目標的實現。此外,提出面向共同富裕的企業社會責任2.0戰略框架。
這三部關于企業社會責任的理論研究呈現了一個由傳統CSR向CSB再到面向共同富裕的演進過程。其核心思想是企業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應該更注重社會和環境價值的共創共享,通過構建利他型社會責任機制和以利益相關者為核心的經營理念,實現組織的高韌性和可持續發展,最終促進商業和社會的共益共生。同時,該系列研究為中國特色的企業社會責任框架提供了理論支撐,致力于在共同富裕的歷史階段實現企業與社會的良性互動與共同發展。
作者簡介:賈明,西北工業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校長聘崗二級教授,校工商管理一級學科負責人,陜西省決策咨詢委員會委員。入選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支持計劃;中組部萬人計劃之“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支持計劃”。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其代表作發表在《管理世界》《管理科學學報》《Organization Science》《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等中、英文期刊上。擔任《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編輯(section editor),《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編輯(senior editor),《管理學季刊》領域編輯;《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Business & Society》編委。
網址引用: 共生共益和共同富裕:構建企業可持續商業理論三部曲. 思謀網. http://www.ahznzs.com/view/9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