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造企業生存發展歷程中,供應商和客戶成為兩類必不可少的戰略資源,供應商關系管理、客戶關系管理成為兩類至關重要的管理職能,迫使一些制造企業組建供應鏈管理部門,將制造企業內部的計劃、組織、領導、協調、控制等職能擴展到整個供應鏈,供應鏈管理成為制造企業生產經營和戰略決策的焦點。
1、早期供應商參與策略
早期供應商參與(Early Supplier Involvement,ESI)是指制造企業在產品開發甚至產品概念、產品戰略階段就邀請供應商參與其中,以更加充分地利用供應商的資源和能力,降本增效,提升產品競爭力。早期供應商參與策略的實施,一方面體現了供應鏈核心思想,即“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另一方面揭示了供應鏈成員之間真實的關系,即“競合=競爭+合作”。以完全創新產品、模仿產品、改良產品等三類不同的產品開發為例,可以觀察到制造企業允許供應商在產品開發階段的介入程度(如圖1所示)。
早期供應商參與策略是制造企業與供應商在產品生命周期早期階段開展合作的一種方式,有助于制造企業縮短產品開發周期、降低開發成本、改進產品質量,助力供應商獲得競爭的優勢性、提高產品研發的有效性,從而催生一種長期互利合作的戰略伙伴關系。
2、客戶對工廠模式
客戶對工廠(Customer to Manufactory,C2M)是指客戶直連制造企業實現定制化生產的方式,從而推動著“小品種、大批量”的規?;a模式向“多品種、小批量”個性化生產模式轉變??蛻魧S模式是一類生產端供應鏈顛覆創新,如犀牛智造的C2M模式,就是以小單起訂、快速反應的云端柔性智能制造模式滿足客戶個性化定制需求(如圖2所示)。
客戶對工廠模式擠壓了所有中間環節,創造了一種基于社區SNS平臺和B2C平臺的客戶直達工廠的新型電商模式,如必要商城、Club Factory。在客戶對工廠模式中,需求側的客戶參與產品設計,供給側的制造企業融入生態系統,以此探尋最佳的供需匹配策略,以最大化滿足客戶需求。
3、ESI與C2M融合
在供應鏈體系中,ESI實現了制造企業與上游供應商的無縫銜接,C2M實現了制造企業與下游客戶的無縫銜接,如果供應商、制造企業和客戶同處于一條供應鏈,那么ESI與C2M的融合是否會產生新的效應?能否催生新的模式?ESI與C2M融合模式可以依托共建的ESI & C2M的共享云,形成“產品開發——產品生產——產品銷售”一體化新模式,供應商可以直接參與客戶個性化定制(如圖3所示)。
ESI與C2M融合模式拓展了供應商觸客渠道,有機會觀察分析客戶的真實需求,進一步提高產品研發的有效性;增強了制造企業連接上游供應商和下游客戶的能力,有機會整合供應鏈上下游成員的資源和能力,進一步提升外部資源的價值作用;激發了客戶個性化定制的意愿,有機會滲透到產品開發、產品概念、產品戰略階段,進一步精準描述自己的個性化需求。
在ESI與C2M融合模式中,ESI & C2M共享云成為打破供應鏈成員間、環節間、流程間壁壘的重要工具,如何建立ESI & C2M共享云成為關鍵。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以C2M平臺為基礎向上游延伸實現“客戶定制”與“協同制造”的有機集成,實現人智融合的多場景、多主體協同共創成為一種必然趨勢。
相信未來的平臺,會更加關注供應商、更加關注客戶,因為他們都是制造企業不可或缺的戰略資源。
網址引用: 林度空間. 早期供應商參與(ESI)和客戶對工廠(C2M)的供應鏈融合模式. 思謀網. http://www.ahznzs.com/view/9560.